(相关资料图)
原文刊于2023年2月1日《中老年时报》
司母戊大方鼎
大盂鼎
大盂鼎铭文局部释文:隹(唯)九月王才玟王受天有厥匿匍有四
青铜是红铜与其他金属锡、铅等的合金,刚铸造完成的器物还是金色,但出土后因 氧化 ,颜色产生锈蚀变为青绿色,故称为青铜器。在中国 仰韶文化 早期和 马家窑文化 时期已出现青铜器。商周是青铜器发展的鼎盛期,器型多样、风格浑厚。最重的青铜器是河南安阳出土的司母戊大方鼎(亦称“商后母戊鼎”,有的文字学者将“司”释作王后的“后”字),高133厘米、口长112厘米、口宽79.2厘米、重832.84千克,因其腹内长壁上有三个铭文“司母戊”而得名。此外著名的还有陕西郿县出土的大盂鼎,系西周早期的青铜器。“鼎”是古代的炊器,最早的鼎是黏土烧制的陶鼎,后来才出现用青铜铸造的鼎。传说夏禹曾铸九鼎于荆山之下,以象征九州。从此鼎就从一般的炊器成为传国重器的象征。国灭则鼎迁,夏朝灭、商朝兴,九鼎迁于商都亳京;商朝灭、周朝兴,九鼎又迁于周都镐京。历商至周,都把定都或建立王朝称为“定鼎”。 以青铜器命名的“青铜时代”,介于石器时代和铁器时代之间,这段特殊时代,不独我国而是整个人类历史上以使用青铜器为主要特征的时代。“青铜时代”不仅是因有了青铜器,更重要的是青铜器出现后,对于提高社会生产力,起了划时代的作用。从这个意义上讲,偶然地制造和使用青铜器的时代还不能算“青铜时代”。青铜器的工艺制造主要有“锻打法”和“ 范铸法 ”。“锻打法”是利用金属的延展性,在金属还未冷却时,用锤等工具锻打,塑造出想要的造型;“ 范铸法 ”是先以泥制模,雕塑各种图案铭文,阴干后经烧制使其成为母模,再以母模制泥范,阴干烧制成陶范并熔化合金,将合金浇注入陶范范腔里成器,脱范后再经清理打磨加工后即为青铜器。从古代青铜作坊遗址发掘出的实物分析,我国古代青铜器的铸造,大部分采用的是“ 范铸法 ”。 周朝时铜称为金,铸在青铜器内侧上的铭文就称作“金文”。由于青铜器的礼器以鼎为代表,乐器以钟为代表,因此“钟鼎”又是青铜器的代名词。青铜乐器上的铭文称“钟鼎文”,是研究古史的珍贵材料,其主要内容是关于祀典、赐命、诏书、征战、围猎、盟约等事件的记录,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历史状况,如西周大盂鼎器内壁所铸铭文,记述了周康王二十三年九月册命贵族盂之事。青铜器及其铭文研究由来已久,属于金石学的重要内容,这一专门之学始创于宋,以后历代在研究范围和方法上不断有所改变。金石学在现代学科体制下进行重塑后,形成了完备的方法理论体系。 郭沫若 在这方面的研究有开拓之功,他采用考古类型学的方法,对青铜器进行了系统的整理,从器物形制、纹饰等方面出发,进行了深入研究。由于青铜器的图形文字和装饰图案以神秘难解著称, 郭沫若 遂提出“族徽”理论,并创立“标准器断代法”,建立了殷周青铜器研究的新体系。他考证的众多铭文记载的历史人物,对认识西周社会极为重要,开以金文补周史之先河,为史学研究提供了至为关键的文献。其专著《两周金文辞大系》,通过对金文字形字义的辨认识读,弄清了商周时期的一系列古史问题,最终重新建构了商周古史。青铜器及其铭文,承载着中华文明遥远的历史记忆,具有很高的文物和文献价值。前辈学者破译其中蕴含的文化“密码”,对生活在当代的人了解先民的生活状态甚有帮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