洪希伯| 俄联邦之屑:20年后,我终于登上了原汁原味的“现代”

观察者网   2023-04-25 08:43:31

【文/ 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洪希伯】

做个快闪人


【资料图】

2023年4月23日,人民海军成立74周年纪念日。

必!须!请!假!

早5:30,离家。

晚20:09,到家。

得益于人民共和国当代卓越的基础设施,我在众多朋友的协助下,又折腾出了一次“快闪”式旅行,一如去年的珠海航展那样。

登舰证、参观券、明信片、口罩,简单的纪念品组合

退回老家的我已经远不如以往,有充沛的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。此次出行的计划与安排堪称鸡飞狗跳,万幸最终顺利。

犹记得世纪之交引俄舰归渡时,码头上军乐队、仪仗队肃立,抬头有“侧卫”、歼-8战斗机编队凌空,在那一声与国产舰艇截然不同的汽笛过后,身姿壮硕的956E型136“杭州”舰以惊人的航速出现在眼前,干净利落地自航靠到了码头上,共轴双旋翼的卡-28型直升机掠过头顶,降落在飞行甲板。

这一幕似乎仍在眼前。

注意136舰背景中是较小的3号码头,靠泊的是053H2G型护卫舰,表明该照片摄于两个支队共用同一港区时期

彼时的铁拳支队,与父亲所在部队共用一个港区,但他们停靠的是新码头,码头上有额外的岗哨。这是重点型号特有的待遇,我在053H3型导弹护卫舰试航并测试HHQ-7型防空导弹时见到过。

军属的还愿之旅

如果还有什么属于军属的独特记忆的话,那就是风光无两的不止这四艘军舰而已,还包括铁拳支队军人家属和子女的工作和入学安置,以及分房,都拥有极高的优先级。不过,我们都很理解,铁拳支队汇聚了全海军水面舰艇最精锐的人员,装备了最强大的战舰,要去执行最艰险的任务,这些优待都是应该的,甚至是不够的。

当年,4艘引俄舰编队并不常见,也意味着任务或事件实在重大……

我关注军事的原因,是在7岁对国家与民族概念尚无明确认知时,经历了一次台海危机。“你爸爸这次出海可能不回来了”,“……因为我们打不过”这样的话语,仍然埋藏在回忆里。强敌拥有独步天下的海空力量,更有着肆意干涉他国内政的野心以及行动。

对于关注技术发展的人而言,引俄舰主要效用,是带来的诸多技术以及样本是作为参考,促进国产先进装备的研发;但我是军属,引俄舰是当年水面作战舰艇的绝对主力,我们那一代人的父亲、叔叔、伯伯、兄长们,是要驾驶着引俄舰,随时准备开赴解放战争收官之战,直面强敌的。

所以,当年的我极度痛恨航空母舰,因为那是美国海空霸权的象征;

所以,我一直很想上引俄舰去看看,见识见识这些被寄予“航母杀手”厚望的舰艇;

所以,当年不敢说、不敢想、不敢面对的真心话,是想在她们还在的时候……去看看她们。

“江南四杰”(图中缺170)是我很早就在码头上见过的舰艇,总是来来回回试验,也让我很想登舰参观

但父亲是个极有原则的人,一则战备实在忙,二则他认为因此去麻烦隔壁部队战友不合理,一直不让我去……后来遇到试验时路过靠码头的“江南四杰”即168、169、170、171时,也是这样的,于是我从来没有上过引俄舰。前几日看到新闻时,我忍不住旧事重提,父亲对此颇为气愤表示“一派胡言”……直到母亲说了一句,证实我小时候的确很想去956上看看,也的确是被父亲阻止,终结了争论。

我记得,小时候无数次路过这些与国产舰艇风格迥异的庞然大物,但最靠近她的方式,只是危险地站到码头的最边缘,凝视着几米外似乎唾手可及的舷墙,呆呆地听着她体内机械的轰鸣声,却从未登上过舷梯。

今天,还愿了。

新式港区的开端

如今的铁拳支队有他们自己的新驻地,我也是第一次来。

当验完票,朋友开着车经过一段不短的路程,来到水兵俱乐部时,我处于一种难以置信的懵逼状态里……

这个地方,绿树掩映,如果没有时不时路过精神抖擞的干部水兵,树梢远端能看到桅杆顶部的雷达,以及我熟悉但久违了的腥咸海风,我几乎不相信我来到了港区。

马弹(粗又长的,“马斯基特”反舰弹)与两侧的施弹(较细较短的,“施基利”防空弹),铁拳支队曾经标志性的舰载导弹组合,也是在支队初版臂章上,交叠在956E正面剪影下的符号,也许以后就只留存在记忆和这里了。

而两辆大巴正在等着我们——即使朋友一早就和我说过自己的工作体验,这个港区的面积仍然超乎我想象——想来其实正常,从铁拳支队的新港区开始,人民海军舰艇部队新港区驻地几乎都是在远离喧嚣的郊野,而且往往非常巨大,倒是和我们的舰艇越来越大相匹配。

最新资讯